來源:秦巴茶業
很多消費者普遍認為,歐盟標準比中國標準高。買東西的時候,如果商家說產品執行的是歐盟標準,買家不光會多瞧兩眼,甚至有人會因此毫不猶豫地買單。
陳宗懋說:“在茶葉這件事情上,歐洲不生產茶葉,他們采用默認標準,涉及茶葉農殘的標準有1300多項,這些標準的制定沒有通過實驗論證,有些標準比中國高,有些標準比中國低,歐盟也是通過提高農殘標準,來樹立貿易壁壘的。”
茶葉和蔬菜、水果等農產品不同,我們喝的是茶湯,并不會把茶葉吃下去。這就牽涉到茶葉生產上水溶性農藥和脂溶性農藥使用的問題。
陳宗懋說,“我們在制定茶葉農殘標準時,有個每人每天安全攝入量標準,簡稱ADI。這個數據是按照全世界喝茶最多的中東國家人群,每天泡13克茶葉為基數制定的,而中國人一般每人一天不會喝超過10克茶葉,每一杯茶泡3克左右。”
茶葉專家通過實驗發現,脂溶性農藥只會停留在茶葉蠟質層表面,浸泡后,只有1-2%會跑到茶湯里;而水溶性農藥會隨水分分布植物全株。
最近三四年,陳宗懋一直在茶葉生產上推進不用水溶性農藥,用脂溶性農藥替代。這些工作成效顯著,中國在茶葉農殘方面的科研成果也正影響著世界標準、歐盟標準來效仿。